新闻

日期

07/07/2025

种类

新闻

阅读时间

4min

瑞幸咖啡挺进纽约,$1.99价格叫板星巴克

瑞幸咖啡招牌大师级咖啡,包括拿铁,澳瑞白,焦糖玛奇朵和美式咖啡
Source: Luckin Coffee

瑞幸咖啡(Luckin Coffee)——这家在中国快速崛起、甚至一度在中国市场打败星巴克的连锁品牌,正在进军美国市场,首批美国门店已于6月末在纽约市正式开业。

瑞幸咖啡曼哈顿双店同开

6月30日(周一),瑞幸通过社交媒体宣布,其位于曼哈顿的两家门店正式开业,并同步推出包括免费托特包和早鸟优惠在内的开业促销。

首杯仅售$1.99

根据其社交平台信息,虽然开业当日活动已结束,但消费者仍可通过 Luckin Coffee App 下单,享受首杯饮品仅需 $1.99 的优惠。

两家新店分别位于格林威治村百老汇大街755号(毗邻纽约大学)以及切尔西第六大道800号NoMad购物中心。

瑞幸的品牌定位

瑞幸创立于2017年,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,主打外带、自助下单和无现金支付。

在中国,瑞幸饮品普遍比星巴克便宜约30%,同时采用简约风格的店面设计、精简服务内容,从而降低运营成本,加快门店扩张速度。

其强制使用App下单的模式,也与当前美国餐饮行业逐渐普及的移动点单和会员积分制度相契合,不仅提升效率,也便于品牌收集用户数据、提高顾客复购率。

瑞幸的菜单

菜单方面,瑞幸提供冷萃咖啡、热咖啡、抹茶等常见品类,同时推出诸如凤梨、覆盆子风味的冰咖啡,以及结合椰奶、水果汁与冷泡沫的“Refreshers 清爽饮”等招牌饮品,也销售部分糕点。

瑞幸咖啡的招牌拿铁咖啡
Source: Luckin Coffee

瑞幸的价格

如果不使用优惠券,其饮品价格整体与星巴克相近。例如,一杯16盎司的滴滤咖啡售价为3.45美元(星巴克为3.65美元);而16盎司冰抹茶售价为6.45美元,反而略高于星巴克的6.25美元;两家店的贝果价格则均为3.25美元。

中国成功经验能否复制到美国?

瑞幸在中国的发展一直被视为业界的现象级案例。

从财务风波到门店爆发式扩张

早在2019年,其门店数量就已超越星巴克,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,为其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信心。

同年,瑞幸在美国上市。然而2020年公司因财务造假事件被迫从纳斯达克退市,董事长与CEO遭解职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其罚款1.8亿美元。

风波过后,瑞幸将重心重新放回亚洲市场。

美国并非出海第一站

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,瑞幸在中国的门店已超过24,000家,并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开设了数十家海外门店,仅2025年第一季度就新开了1,757家,扩张速度惊人。

瑞幸官网的标语:改变咖啡市场的玩家来了
Source: Luckin Coffee

高速增长下的盈利压力

尽管原材料上涨、门店租金和运营支出等多重成本压力使瑞幸在上一财年录得高达4.75亿美元的亏损,但其整体盈利能力正在改善。

毛利率持续攀升,显示出其在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策略上逐渐取得平衡。

2025年第一季度,瑞幸在美营收达到120万美元,同比增长达41%。

虽然尚未实现盈利,但这一增长势头显示其商业模式在海外市场具备初步的可行性。

如何在持续扩张与提升单店盈利之间找到稳健节奏,将是瑞幸下一阶段能否实现“烧钱”到“造血”转变的关键。

在中国市场击退星巴克

2023年,瑞幸在中国市场的总营收首次超过星巴克,这对仍在努力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的星巴克而言无疑是一大打击。

曾有媒体报道星巴克CEO布莱恩·尼科尔(Brian Niccol)寻求出售部分中国业务,但该公司随后予以否认。如今,星巴克在全球共运营近40,000家门店。

美国市场挑战重重

尽管瑞幸在中国凭借高性价比、数字化运营和爆款产品策略迅速崛起,但在美国复制这一商业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
星巴克在美国扎根已久,拥有超过50年的品牌积淀、稳定的用户群体以及深入人心的“第三空间”文化,这些都构成了瑞幸必须正面迎战的强大壁垒。

与此同时,美国消费者的饮品消费习惯、门店体验期待和对品牌文化的重视程度,也与中国市场存在差异。

瑞幸能否成功吸引那些追求价格优势、热衷尝鲜、并对亚洲流行文化持开放态度的年轻一代,或将决定其在北美市场的成败关键。

未来,如何在保留中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精准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,是瑞幸能否真正立足美国的试金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