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外卖行业正迎来一场无人化革命。过去几周,行业内连续传来重磅消息。
近期,DoorDash并宣布与Serve Robotics达成合作,计划在洛杉矶率先部署自动配送机器人,随后公司还推出自主研发的配送机器人“Dot”。
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外卖巨头和Serve展开深度配送合作了。
自2023年与Uber Eats签署商业协议后,Serve的业务扩张迅速,目前已进入芝加哥、迈阿密和亚特兰大等城市,并与Little Caesars合作推出机器人披萨配送服务。
今年第二季度,其配送量较第一季度增长近80%,随着新合作的落地,这一数字有望继续上升。
与此同时,Serve与Uber Eats的合作也在快速推进。
今年10月初,Serve正式进军美国中西部市场,在芝加哥部署了数十台第三代配送机器人,
为全市14个社区、超过100家餐厅提供配送服务,覆盖区域包括Lakeview、Lincoln Park、Logan Square等主要餐饮聚集区。
相比此前在洛杉矶、迈阿密、达拉斯和亚特兰大等地的部署,芝加哥的气候环境更为严酷,对设备的稳定性和续航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Serve表示,其最新一代Gen3机器人能够应对极端温差、积雪与不平地形,专为全天候运行设计,预计年底前将在全美实现2000台的目标。
在Uber Eats的助力下,Serve的配送量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较第一季度增长近80%,其日活跃机器人数量从73台增至160台,增长一倍有余。
公司在扩张的同时,也持续优化合作结构:
今年夏天,Serve在亚特兰大落地新网络,并在洛杉矶与Little Caesars合作推出机器人披萨配送。
Uber方面也在不断加码无人配送领域,除投资以色列无人机配送公司Flytrex外,还在部分市场与White Castle、Coco Robotics等伙伴联合测试机器人服务。
DoorDash与机器人公司Serve Robotics携手,将在洛杉矶启用Serve的自动配送机器人。
Serve表示,这一合作有望在无需额外资本投入的情况下,使其客户规模几乎翻倍。目前,Serve已在全美部署超过1000台机器人,并计划在年底前将数量提升至2000台。
对于DoorDash而言,与Serve的合作只是其自动化战略的一部分。
公司正在打造一个多模式自动配送平台,通过智能系统综合考量速度、成本、距离与顾客体验,将每一笔订单匹配给最合适的配送方式,
包括人类骑手、无人机、Serve或Coco的机器人,甚至自家的新成员“Dot”;而Dot的登场,则进一步凸显了DoorDash在技术创新上的雄心。
这款红色机器人仅为汽车的十分之一大小,最高时速可达20英里,能在街道、自行车道、停车场甚至人行道上灵活穿行。
它配备八个外部摄像头、三组高分辨率激光雷达和雷达系统,具备360度环境感知能力,可持续工作6至8小时,载重达30磅——足以容纳六个大号披萨盒。
DoorDash联合创始人Stanley Tang表示,公司之所以选择自研机器人,是因为现有的无人配送方案存在空白:
无人车无法将订单送上门,行人道机器人速度慢、覆盖范围小,无人机则仅适合轻量级订单。
Dot的设计正好填补了这一“中间层”的市场空缺——既比行人道机器人更快,又比汽车灵活,更适合服务DoorDash主要的郊区市场。
Dot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跑,更在于它能融入系统。它可与DoorDash同步推出的智能秤SmartScale协同工作,后者能自动检测外卖袋的重量,防止餐品缺漏。
一旦发现问题,系统会即时提醒餐厅员工,帮助减少约30%的错误率。
当订单准备就绪,SmartScale还能自动通知骑手或机器人取餐,并判断订单是否适合由Dot或无人机配送。
DoorDash正试图通过这套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自动化体系,构建一个“人机混合配送网络”。
在这一模式中,机器人负责短途、高频、路径规律的订单,实现更高的密度与效率;
而人类骑手则处理需要灵活判断的复杂路线、临时变更和高价值订单,从而在速度与服务体验之间取得平衡。
随着Serve与DoorDash的双线推进,自动配送的布局正加速延伸:从街头的地面机器人到空中的无人机,从算法调度到终端履约,整个配送链条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升。
过去被视为实验性的技术,如今正在渗透到城市的日常运转之中。
可以预见,在未来的城市交通生态中,自动化配送将不再是“测试项目”,而将成为外卖行业的基础设施,与人类骑手共同组成高效的城市物流网络。